- · 中华血液学杂志版面费是[10/07]
- · 《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10/07]
临床医学论文_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胸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肿瘤放疗与血液学毒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文章摘要:目的:研究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肿瘤放疗与血液学毒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文章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胸骨剂量参数及临床参数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数据。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 DVH)上记录胸骨的V5、V10、V20、V30、V40、Dmean、Dmax、D20、D40、D60、D80;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参数: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化疗与放疗时间间隔、血细胞基线值(放疗前血细胞数目)、胸骨体积、胸廓横径、胸廓纵径、胸廓比共13项指标。记录患者放疗前、放疗期间的血液学指标,进行血液学毒性分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来检验剂量学参数、临床参数与血细胞毒性的关系。并且应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为了避免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剂量学参数的临界值。结果:1放疗胸骨剂量学参数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1.1胸骨V20、V30、V40是≥2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 HT)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V30是独立危险因素(P=0.031);胸骨V10、V20、V30、V40、D60、D80是≥2级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V40是独立危险因素(P=0.014);胸骨V5、V10是≥3级淋巴细胞(lymphocyte LYM)减少症发生影响因素,但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当胸骨V30≥24.38cm3时,≥2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明显升高(52%VS 8%P=0.001);当胸骨V40≥6.48cm3时,≥2级白细胞毒性发生率明显升高(61%VS 32%P=0.035)。1.2胸骨V20、V30、V40与白细胞最低值存在负相关;V20、V30与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存在负相关;V5、V10、V20、V30与淋巴细胞的最低值存在负相关。(P<0.05)2放疗患者临床参数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2.1白细胞基线值是≥2级白细胞毒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淋巴细胞基线值是≥3级淋巴细胞毒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2.2进一步研究影响胸骨剂量的因素发现,胸廓比、BMI与胸骨V40呈负相关。结论:1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降低胸骨V30可减少2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的发生;降低胸骨V40可减少2级及以上白细胞毒性的发生。2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白细胞基线值越低,越容易发生2级及以上白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基线值越低,越容易发生3级及以上淋巴细胞毒性。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767/d.cnki.ghbbf.2020.000226
论文分类号:R737.9;R730.55
文章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hxyxzz.cn/qikandaodu/2022/0131/416.html